
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研究》系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中西医结合全国性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光英任主编,联袂多名院士及著名医学专家组成编委会,报道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动态、新进展以及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科研思路与方法”、“中药化学”、“中药制剂”、“中医药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针灸”、“康复治疗”、“经验交流”、“研究生园地”、“短篇报道”、“综述”以及“会议纪要”、“广告”等栏目,多角度客观地展示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进展与水平。本刊以国内外医学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医生,尤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和骨伤科学界的医务工作者和有关科研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欢迎广大同仁投稿、订阅!本刊为双月刊,每双月20日出版,国际标准16开56页。每期定价7元,全年42元。2009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湖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办理国内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办理国外发行。刊号CN42-1789/R,邮发代号38-155。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也可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购(免邮费)。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今日公布,考生可通过三大官方途径查询
时间:2025-06-11 15:31:10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已于今日(2025年6月11日)正式公布,广大考生可通过官方指定渠道查询自己的考试成果。这一关键时间节点标志着历时数月的备考与等待终于迎来阶段性结果,犹如马拉松选手冲过终点线后的成绩确认时刻,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成绩查询的三大官方途径
官方网站查分: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网站(原中国卫生人才网),点击“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题下的“成绩查询”入口,输入准考证号和证件号即可获取成绩。该渠道如同成绩发布的“主会场”,数据权威且实时同步。
公众号查询:关注官方认证的卫生健康人才服务公众号,绑定个人信息后可通过菜单栏快速跳转查询页面。这种移动端方式适合习惯手机操作的考生,如同随身携带的成绩单提取机。
短信查询(需注意服务开通情况):部分考区支持通过发送特定指令至指定号码获取成绩,具体操作需参照当地考试机构通知。这种方式虽传统,但为网络条件受限的考生提供了备选方案。
合格标准:60分的“生命线”
本次考试延续全国统一的相对固定合格标准,各科目满分100分,60分即为通过门槛。这一标准如同医疗行业的质量控制红线,既保证基础专业能力的达标,又体现考试评价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科目均需单独达到60分,不设总分补差机制——这意味着考生需像平衡临床多学科协作一样,确保每个知识模块的均衡掌握。
成绩管理的后续关键节点
成绩公布后,考生需关注两大核心事项:
成绩复核:若对分数存疑,可在规定期限内(通常为成绩公布后15个工作日内)提交复核申请。但需注意,复核仅限计分逻辑核查,不涉及试题重评。
证书领取:通过全部科目的考生,后续需留意当地人事考试网发布的证书发放通知。纸质证书如同职业晋升的“通行证”,建议妥善保管并扫描备份。
场景化数据解读:从分数到职业前景
以2023年历史数据为参考,全国平均通过率约为40%-50%,今年在报考人数突破百万的背景下,60分的合格线如同筛选优质医疗人才的滤网。对于未能一次通过的考生,成绩单上会明确标注未通过科目,便于针对性复习——这好比医生的诊断报告,精准指出“薄弱环节”以便来年“对症下药”。
特别提示:警惕非官方查询陷阱
近期可能有不法分子利用考生焦虑心理,伪造查询链接或收费改分服务。官方成绩系统绝不会要求支付查询费用,所有声称“内部操作”的渠道均为诈骗。考生应像对待医疗安全一样,坚守信息查证的“无菌原则”。
此刻,数百万考生的屏幕正闪烁着决定职业走向的数字。无论结果如何,这场考试只是医疗职业生涯的一个坐标点——通过者将迈向注册备案的新阶段,暂未达标者亦可积累经验再出发。正如临床实践需要持续学习,专业资格的追求亦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进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