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

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研究》系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中西医结合全国性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光英任主编,联袂多名院士及著名医学专家组成编委会,报道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动态、新进展以及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科研思路与方法”、“中药化学”、“中药制剂”、“中医药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针灸”、“康复治疗”、“经验交流”、“研究生园地”、“短篇报道”、“综述”以及“会议纪要”、“广告”等栏目,多角度客观地展示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进展与水平。本刊以国内外医学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医生,尤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和骨伤科学界的医务工作者和有关科研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欢迎广大同仁投稿、订阅!本刊为双月刊,每双月20日出版,国际标准16开56页。每期定价7元,全年42元。2009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湖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办理国内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办理国外发行。刊号CN42-1789/R,邮发代号38-155。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也可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购(免邮费)。                

皮康王与皮康霜的区别: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

时间:2025-05-26 09:57:48

在药店买药时,不少人会被名字相似的药膏绕晕,比如皮康王和皮康霜。这两个名字像“双胞胎”的药,其实从成分到用途都有明显区别。今天咱们就把它们的“底细”说清楚。

一、皮康王:专治真菌感染的“杀菌小分队”

如果把皮肤比作战场,皮康王就是专门对付真菌的“特种兵”。它的核心成分是酮康唑,一种能破坏真菌细胞膜的抗真菌成分,相当于直接给真菌“断粮”,让它们活活饿死。比如脚气(足癣)、大腿根发痒的股癣,或者身上长圈圈状皮损的体癣,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但你可能不知道,皮康王其实是个“混血儿”——除了酮康唑,它还含有丙酸氯倍他索,一种强效激素。激素在这里的作用就像“消防员”,能快速止痒、消肿,把皮肤炎症压下去。不过要注意,激素用多了可能会让皮肤变薄、出现红血丝,所以医生常提醒:见效后别贪多,最长别超过2周。二、皮康霜:对付湿疹皮炎的“消炎能手”

和皮康王不同,皮康霜更像是“多面手”。它的成分组合和皮康王类似(同样含酮康唑和丙酸氯倍他索),但更擅长处理非真菌引起的皮肤问题。比如换季时胳膊起红疹的过敏性皮炎、穿新衣服导致的接触性皮炎,或者熬夜压力大爆发的神经性皮炎,用皮康霜能更快缓解刺痒。

这里有个误区要提醒:很多人以为“霜”比“王”温和,其实两者都含强效激素。如果用皮康霜治脚气,反而可能“火上浇油”——激素会抑制免疫反应,让真菌长得更欢。这就好比用灭火器浇花,不仅没用,还可能把花浇死。

三、怎么选?记住三个关键词

1.看病因:

如果皮肤问题边界清晰(比如脚趾缝脱皮、长圈圈状皮损),大概率是真菌感染,选皮康王。

如果皮肤一片片发红、摸上去发热,可能是湿疹皮炎,选皮康霜。

看部位:

激素成分在皮肤薄的地方(如面部、腹股沟)吸收更快,容易导致副作用。这些部位即使要用,也建议短期点涂,别大面积糊。

看时间:

无论用哪种,如果超过2周还没好转,别自己加量用——要么是诊断错了,要么产生了耐药性。这时候该找医生换方案,而不是硬扛。

四、这些坑千万别踩

把药膏当护肤品:有人觉得涂完皮肤滑滑的很舒服,长期当面霜用,结果脸越来越薄,甚至出现“激素脸”。

混着用更有效:有人皮康王涂完再叠皮康霜,以为是“双重保障”,实际可能增加激素过量风险。

症状消失就停药:真菌感染需要巩固治疗,比如脚气症状消失后最好再涂1周,否则容易复发。

下次买药前,不妨多问一句:“这是杀菌的还是抗炎的?”搞清这个底层逻辑,就能避开80%的用药误区。毕竟皮肤是自己的,用对药是本事,乱用药是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