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

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研究》系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中西医结合全国性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光英任主编,联袂多名院士及著名医学专家组成编委会,报道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动态、新进展以及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科研思路与方法”、“中药化学”、“中药制剂”、“中医药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针灸”、“康复治疗”、“经验交流”、“研究生园地”、“短篇报道”、“综述”以及“会议纪要”、“广告”等栏目,多角度客观地展示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进展与水平。本刊以国内外医学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医生,尤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和骨伤科学界的医务工作者和有关科研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欢迎广大同仁投稿、订阅!本刊为双月刊,每双月20日出版,国际标准16开56页。每期定价7元,全年42元。2009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湖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办理国内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办理国外发行。刊号CN42-1789/R,邮发代号38-155。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也可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购(免邮费)。                

揭秘:胰岛素抵抗,打也没用的真相!

时间:2025-04-03 10:33:56

胰岛素抵抗,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医学术语,近年来却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它不仅关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息息相关。那么,胰岛素抵抗究竟是什么意思?是打了胰岛素也没用吗?让我们一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胰岛素是我们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由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为身体提供能量。当我们进食后,血糖水平上升,胰岛素便被释放到血液中,帮助将血糖转化为能量或储存起来。然而,当身体的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变得迟钝或减弱时,即使胰腺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血糖也难以有效地进入细胞,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以及肥胖等都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此外,遗传因素、年龄增长以及某些疾病状态也可能增加个体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是不是一旦出现胰岛素抵抗,就意味着打了胰岛素也没用呢?其实不然。胰岛素抵抗并不意味着完全无法使用胰岛素来治疗。在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外源性胰岛素治疗。这种治疗可以迅速降低血糖水平,缓解高血糖对身体各器官的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单纯依赖胰岛素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胰岛素抵抗问题。因为胰岛素抵抗的根源在于身体的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而不仅仅是胰岛素的绝对量不足。因此,在给予胰岛素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这些措施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通过运动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控制体重,减轻肥胖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等。

除了生活方式的干预外,药物治疗也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二甲双胍就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它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改善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此外,还有一些新型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等,也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胰岛素抵抗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它涉及到身体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虽然胰岛素抵抗可能导致打了胰岛素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胰岛素治疗无效。通过综合运用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必要的胰岛素补充等多种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水平,保护身体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量,以预防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更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坚持治疗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与胰岛素抵抗“和平共处”,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