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

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研究》系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中西医结合全国性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光英任主编,联袂多名院士及著名医学专家组成编委会,报道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动态、新进展以及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科研思路与方法”、“中药化学”、“中药制剂”、“中医药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针灸”、“康复治疗”、“经验交流”、“研究生园地”、“短篇报道”、“综述”以及“会议纪要”、“广告”等栏目,多角度客观地展示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进展与水平。本刊以国内外医学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医生,尤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和骨伤科学界的医务工作者和有关科研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欢迎广大同仁投稿、订阅!本刊为双月刊,每双月20日出版,国际标准16开56页。每期定价7元,全年42元。2009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湖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办理国内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办理国外发行。刊号CN42-1789/R,邮发代号38-155。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也可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购(免邮费)。                

鼻伤衄血

时间:2024-12-06 11:40:01

概述

鼻部皮肉破损或骨折,多合并鼻腔内肌膜脉络破裂出血,称鼻伤衄血。

鼻伤衄血的症状

鼻部皮肉破损或骨折,多合并鼻腔内肌膜脉络破裂出血,称鼻伤衄血,其量可多可少。

鼻伤衄血的治疗

治疗鼻伤衄血宜以外治止血为主。

4.1 外治

对鼻出血的病人,治疗上要遵照“急则治其标”之原则,使用各种止血方法,使鼻衄停止下来。常用的外用止血法如下:

(1)局部用云南白药止血。

(2)以冷水浸湿的毛巾或水袋、冰袋敷于患者的前额或颈部。血液遇寒凉而凝泣,流动减缓,故可减其涌溢之势,而达止血目的。

(3)用手指揉按患者入前发际正中线1~2寸处(上星、囟会),或紧捏一侧或两侧鼻翼,以达止血目的。

(4)令病人双足浸于温水中,或以大蒜捣烂,敷于足底涌泉穴上。本法有引热下行减少上炎的作用,而协助止血。

(5)香墨浓研,滴入鼻中。香墨有止血作用,可使出血停止。或可用滴鼻灵或1%~3%麻黄素液等滴鼻,也有协助止血作用。

(6)用血余炭、马勃、百草霜、田七末、云南白药等具有止血作用的药末吹入鼻腔,粘附于出血处,而达到止血目的。

(7)可用蒲黄、血竭等为末,置入鼻内止血。

(8)因外伤所致的鼻沥血,宜用棉片蘸药塞鼻止血。

(9)可用棉花蘸青黛粉塞入鼻腔止血。

(10)可用湿棉条蘸塞鼻散(百草霜15克,龙骨15克,枯矾60克,共研极细末)塞鼻等。

(11)可将血余炭、马勃、百草霜、田七末、云南白药等具有止血作用的药末放在棉片上,贴于出血处,或填塞鼻腔。

(12)用上述方法而未能止血者,可用明胶海绵或凡士林纱条填塞患侧鼻腔。若仍未达止血目的,可行后鼻孔填塞止血法。

内治

宜以敛血止血为主,常用药物如白及、蒲黄、仙鹤草、栀子炭、侧柏叶、白茅根、藕节等。

若瘀肿较甚,加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药物,如赤芍、丹皮、红花、香附、延胡索等。

如出血量多,宜加首乌、干地黄、桑椹子、当归等,以和血养血。

 鼻伤衄血患者日常保健

有伤口者要注意保持局部的清洁,以防感染邪毒而加重病情。

有瘀肿者,不要用力揉按患外,以防内部损伤,再度出血,加重肿胀。

有骨折者,要防止再度碰撞或按压,以免折端移动,难以愈合或形成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