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研究》系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中西医结合全国性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光英任主编,联袂多名院士及著名医学专家组成编委会,报道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动态、新进展以及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科研思路与方法”、“中药化学”、“中药制剂”、“中医药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针灸”、“康复治疗”、“经验交流”、“研究生园地”、“短篇报道”、“综述”以及“会议纪要”、“广告”等栏目,多角度客观地展示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进展与水平。本刊以国内外医学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医生,尤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和骨伤科学界的医务工作者和有关科研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欢迎广大同仁投稿、订阅!本刊为双月刊,每双月20日出版,国际标准16开56页。每期定价7元,全年42元。2009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湖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办理国内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办理国外发行。刊号CN42-1789/R,邮发代号38-155。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也可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购(免邮费)。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经常饮用牛奶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降低了14%
时间:2024-12-03 14:23:16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在大部分人的意识里,牛奶富含钙和蛋白质,是一种“平价补品”。
但近年来,陆续出现一些关于牛奶的负面新闻,例如牛奶摄入量较高会增加心脏代谢风险!
北京时间5月25日,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发表“Evidence for a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milk intake and cardiometabolic disease outcomes using a 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in up to 1,904,220 individuals”一文给出了答案:经常饮用牛奶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降低了14%。
研究背景
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高血糖都是心脏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而心脏代谢性疾病的主要决定因素却是饮食。
诸多研究显示,乳制品和牛奶的摄入量与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相关,高脂乳制品会增加人体对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从而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
此外,牛奶是人体摄入钙的主要来源,因此也成为了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然而,也有大规模荟萃分析发现,食用牛奶和低脂乳制品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基于上述各种争议,本研究对牛奶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心脏代谢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全面研究,试图揭晓牛奶与心脏代谢风险的真实关系!
研究方法与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1,904,220名志愿者并进行了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这其中包括1958年英国出生队列的5672志愿者、来自健康退休研究的8520名志愿者和来自英国生物库的404648名志愿者。
首先,研究者基于志愿者性别、BMI(体重指数)和LCT基因(乳糖酶基因)变异等因素对牛奶的消费频率进行分层,观察到大众对于牛奶的消费模式因年龄、性别、社会或生活方式等因素存在很大差异,而LCT基因型在受试人群中没有观察到明显不平衡。
在1958年英国出生队列的5672志愿者中,较高的牛奶摄入量与心脏代谢特征之间没有显著联系。
在英国生物库的404648名志愿者中,较高的牛奶摄入量与较高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相关。
此外,通过Meta分析对1958年英国出生队列和英国生物库志愿者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较高的牛奶摄入量与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水平的甘油三酯和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接下来,研究者进行了LCT基因变异与心脏代谢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结果发现较高的牛奶摄入量与更高的体重指数具有一致的相关性;相反,LCT基因型与BMI调整后的腰围无关。
所有可用数据的单独研究均表明,LCT基因型指数与较高的牛奶摄入量,低水平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浓度呈负相关。
随后,英国生物库的分析证实了LCT变异体与较高总体脂肪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即在所有区域脂肪分布指标中均与较高的脂肪百分比一致。
分析英国生物库数据还发现,可提高LCT基因启动子的活性‘T’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有关联,其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11%;但LCT变异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没有统计学意义。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也通过基因检测方式,证实了较高的牛奶摄入量与较高的BMI和较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结果证实,牛奶摄入量较高与较高BMI和较低水平的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之间的因果关系。'T'等位基因携带者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14%。已知“T”等位基因与乳糖酶持久性有关,并在结合转录因子后增加LCT基因启动子的活性。
结论
本研究通过基因检测发现了牛奶摄入量与心脏代谢表型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T”等位基因与较 高的BMI和较低水平的LDL-C和总胆固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