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研究》系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中西医结合全国性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光英任主编,联袂多名院士及著名医学专家组成编委会,报道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动态、新进展以及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科研思路与方法”、“中药化学”、“中药制剂”、“中医药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针灸”、“康复治疗”、“经验交流”、“研究生园地”、“短篇报道”、“综述”以及“会议纪要”、“广告”等栏目,多角度客观地展示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进展与水平。本刊以国内外医学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医生,尤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和骨伤科学界的医务工作者和有关科研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欢迎广大同仁投稿、订阅!本刊为双月刊,每双月20日出版,国际标准16开56页。每期定价7元,全年42元。2009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湖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办理国内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办理国外发行。刊号CN42-1789/R,邮发代号38-155。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也可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购(免邮费)。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吃辣有助于降低食道癌风险,尤其在不吸烟或不喝酒的人群中
时间:2024-12-02 14:50:17
辣椒富含生物活性成分辣椒素,既往的体外、体内研究表明,辣椒素具有多种抗癌特性,还能促进造血,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有关。
近日,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刊登一项颠覆性研究,题目为“Spicy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gastrointestinal-tract cancers:findings from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
结果表明:吃辣有助于降低食道癌风险,尤其在不吸烟或不喝酒的人群中。
研究背景
在中国,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率尤其高。数据表明,2018年中国消化道癌的新发病例达130万,死亡病例达90万。
该研究团队分析了中国嘉道理生物库的数据,发现食用辛辣食物的频率越高,患消化道癌的风险越低。这是首个前瞻性评估中国成年人食用辛辣食物与消化道癌症风险关系的研究。
研究方法与结果
中国嘉道理生物库于2004-2008年期间招募了中国5个城市和5个农村地区的512715名参与者。食用辛辣食物被定义为:(1)直接食用新鲜辣椒;(2)在烹调的时候加入新鲜/干辣椒、辣椒油/酱、咖喱或其他辛辣配料;(3)在吃饭的时拌入辣椒油/酱。
参与者按照食用辛辣食物频率被分为5组:(1)从不/几乎从不;(2)偶尔(1次/月);(3)1-2天/周;(4)3-5天/周;(5)6-7天/周。在5个城市和5个农村地区中,6-7天/周组的参与者有2/3来自湖南和四川的两个农村地区。
中位随访期10.1年,共记录癌症超20600例,其中胃癌、肠癌和食管癌分别为3350例、3061例和2350例。
研究者校正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和其他饮食因素后,发现辛辣食物的食用频率与消化道癌症发生风险呈负相关。
对于食管癌,相对于从不/几乎从不的人,其他4组的发生风险降低分别为12%、24%、16%和19%,胃癌分别为3%、5%、8%和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肠癌,只有后3组发生风险下降,分别为5%、13%和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发生风险随食用辣椒频率增加而下降的关系似乎仅限于直肠癌,不包括结肠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者根据生活习惯对参与者进行分层,结果显示:在无吸烟习惯的参与者中,食用辣椒频率和食管癌死亡风险成负相关;相比从不/几乎从不的人,6-7天/周的死亡风险下降达至43%。
同样,在无饮酒习惯的参与者中也得到了类似结果。既不吸烟也不饮酒的参与者,其食用辣椒频率与食管癌和肠癌的死亡风险均呈负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小结
总的来说,该研究证实了在中国人群中,食用辣椒的频率越高,消化道癌症尤其是食管癌的风险越低,且该相关性在不吸烟不喝酒的人群中更为明显。
该研究属于前瞻性大样本量研究,且校正了对辛辣食物食用频率和多种混杂因素。较遗憾的是,该研究并未提到辣度和风险之间的联系,毕竟微辣和变态辣之间可是有着天壤之别。
虽然吃辣椒被证实有益健康,但切勿过量食用,否则胃痛、腹泻和呕吐等症状也会找上门。如果你刚开始尝试辛辣食物,那就循序渐进增加摄入量,把不良症状降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