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西医结合研究》系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中西医结合全国性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光英任主编,联袂多名院士及著名医学专家组成编委会,报道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动态、新进展以及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科研思路与方法”、“中药化学”、“中药制剂”、“中医药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针灸”、“康复治疗”、“经验交流”、“研究生园地”、“短篇报道”、“综述”以及“会议纪要”、“广告”等栏目,多角度客观地展示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进展与水平。本刊以国内外医学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医生,尤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和骨伤科学界的医务工作者和有关科研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欢迎广大同仁投稿、订阅!本刊为双月刊,每双月20日出版,国际标准16开56页。每期定价7元,全年42元。2009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湖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办理国内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办理国外发行。刊号CN42-1789/R,邮发代号38-155。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也可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购(免邮费)。
食品添加剂将增九种新品
时间:2023-04-13 17:23:11
日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发布公告,根据《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蛋白酶、谷氨酰胺酶、木聚糖酶3种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食品用香料新品种非洲竹芋提取物以及爱德万甜、谷氨酰胺转氨酶、可得然胶、辣椒红、蔗糖脂肪酸酯5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申请,其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已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审查,目前正在征求意见。
其中,蛋白酶为热解蛋白无氧芽孢杆菌来源,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水解蛋白。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谷氨酰胺酶为地衣芽孢杆菌来源,丹麦兽医和食品局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L-谷氨酰胺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木聚糖酶为李氏木霉来源,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木聚糖水解。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非洲竹芋提取物,目前欧盟委员会、美国食用香料和提取物制造者协会、国际食品用香料香精工业组织等允许其作为食品用香料使用。该物质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后用于各类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表B.1食品类别除外),改善食品的味道。其质量规格适用于通过水提取法从非洲竹芋成熟果实假种皮中分离获得的,由一系列相关索马甜蛋白构成,并需进一步经过添加食用盐进行稳定,用麦芽糊精进行负载后制得的食品添加剂非洲竹芋提取物。
爱德万甜,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第8号公告批准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爱德万甜,作为甜味剂用于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冷冻饮品、复合调味料、固体饮料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碳酸饮料(食品类别14.04)。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欧盟委员会允许其作为甜味剂用于非酒精饮料和调味饮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5毫克/千克体重。该物质作为甜味剂用于碳酸饮料(食品类别14.04),改善产品口感、降低产品热量。其质量规格执行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第8号公告的相关内容。
谷氨酰胺转氨酶,作为稳定和凝固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豆类制品,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风味发酵乳(食品类别01.02.02)和非熟化干酪(食品类别01.06.01)。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剂用于酸奶、天然奶酪和加工奶酪。该物质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用于风味发酵乳(食品类别01.02.02)和非熟化干酪(食品类别01.06.01),用于增强乳制品凝胶强度,提高乳蛋白热稳定性。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可得然胶,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允许用于熟肉制品、果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调理肉制品(食品类别08.02.01)、速溶咖啡(食品类别14.06.03)和胶原蛋白肠衣(食品类别16.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增稠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需要限定。该物质作为增稠剂用于调理肉制品(食品类别08.02.01)、速
溶咖啡(食品类别14.06.03),改善产品质构;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用于胶原蛋白肠衣(食品类别16.03),改善产品品质。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可得然胶》(GB 28304)。
辣椒红,作为着色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冷冻饮品、糖果、糕点、熟肉制品、调味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量用于调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调理料)(食品类别08.02.01)。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其作为着色剂用于一般食品。该物质作为着色剂用于调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调理料)(食品类别08.02.01),改善产品色相和口感。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GB 1886.34)。
蔗糖脂肪酸酯,作为乳化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允许用于调制乳、稀奶油(淡奶油)及其类似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用于稀奶油(食品类别01.05.01)。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欧盟委员会允许其作为乳化剂用于灭菌稀奶油。该物质作为乳化剂用于稀奶油(食品类别01.05.01),改善稀奶油的乳化特性,防止稀奶油凝聚。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GB 1886.27)。